在珠源大地上,自然禀赋和生产方式的组合,成就了各地独特的味道。宣威火腿、富源魔芋、罗平小黄姜、麒麟潦浒陶、师宗薏仁米、会泽盐水石榴……众多的乡野特产已经成为深入人心的地理标志农产品,蕴含着乡味、乡思和乡情。
近年来,曲靖法院以能动司法汇聚多方职能力量,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强化地理标志产品培育工作,推动形成浓厚的地理标志商标法治保护氛围。通过这种方式,让富有地方传统特色、品质优良的地理标志产品成为激活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金钥匙”,为曲靖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司法“新动能”。
01
擦亮特色产品的“金字招牌”
“保护一个‘地标’,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今年4月18日,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地理标志司法保护系列活动之“宣威火腿”地理标志司法保护活动在宣威火腿博览馆举行。
地理标志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类型,是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同时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今年年初,曲靖中院立足曲靖市悠久的人文历史和独特的高原特色农业资源优势,牵头建立健全地理标志保护执法司法联动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制定出台了《 “珠源品牌”地理标志司法保护系列活动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具有曲靖特色的“珠源品牌”地理标志司法保护系列活动,旨在推动形成浓厚的地理标志商标法治保护氛围。接下来,“以地理标志司法保护为切入点,推动形成特色品牌”的司法保护措施纷纷推进。
将“潦浒陶”培育为地理标志产品,可以让“潦浒陶”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5月26日,曲靖中院在千年陶瓷古镇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潦浒社区举行了“珠源品牌”地理标志司法保护系列活动。
02
让“土货”走出深山
9月23日,曲靖中院“珠源品牌”地理标志司法保护系列活动在素有“钱王之乡”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会泽县举行。该系列活动包括法治教育、司法案例解读、建立地理标志保护执法司法联动机制等内容,旨在深度保护会泽县地理标志优势资源,以能动司法促进品牌强农。
会泽县位于滇东北乌蒙山主峰地段,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得会泽县孕育发展了盐水石榴、乐业辣椒、会泽核桃、火红黑山羊等特色农产品,并拥有4个地理标志商标,成为曲靖全市拥有农产品地理标志最多的县(市、区)。
“为了充分凝聚会泽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合力,提高地理标志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保障更多消费者享用原汁原味产品,我们将不断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会泽盐水石榴、乐业辣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持有人与被许可使用企业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协议,获准使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企业作原产地承诺。
10月31日下午,曲靖中院在师宗县五龙乡党群服务中心启动了“珠源品牌”地理标志“师宗薏仁米”司法保护活动,为当地民族特色农产品“师宗薏仁米”产业品牌培育注入了司法“新动能”。
“地理标志司法保护活动对于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规范商标使用,提升品牌影响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侵权保护方面。”在活动中,师宗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赵元侠表示。
地理标志产品可以有效提升地方特色产品的品牌形象,形成品牌经济,促进地方特色经济发展。针对如何培育和保护地理标志产品,曲靖中院民三庭庭长陈铭军表示,要注重地理标志培育,促进形成品牌经济;注重商标的特许授权使用和加大地理标志培育宣传,积极维护商标合法权益;加强地理标志商标监管,开展行政执法保护,以及提高终端消费者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等。作为人民法院,应当重点强化司法保护,为地理标志商标构建司法防护栏。应当严格界定地名“正当使用”的条件,防止“打擦边球”的行为侵害地理标志商标的声誉。同时,应当加强对“合法来源”抗辩的审查,严格“合法来源”的举证责任分配,降低地理标志商标权利人的维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