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求他们把我父亲留给我的房子还给我”。2024年的一天,大福带着诉状到师宗县人民法院丹凤法庭“讲理”,他要起诉哥哥和大伯以争回属于自己的财产。
1
无凭无据“霸羊圈”?
法官立即接待了大福,向他了解案件细节,谈话之间大福言语愤慨、情绪激动,但却说不清父亲留给他房子时有什么凭据。
“大福,你说的内容,我帮你总结一下,你看是不是这样?你的爷爷与王大伯的父亲是亲兄弟,很多年前共同生活、共用一片地块。后经历了分家,左侧的土墙房就成了王大伯家的‘羊圈’,一直使用40余年,不久前,王大伯家将土墙翻新为大砖墙。而这个“羊圈”的对面就是你家的三间住房。2023年,王大伯不再使用该“羊圈”,你就计划着把“羊圈”连同旧房一并拆除建新。”
大福说:“是这个意思,但是这个‘羊圈’是在我们家院子里的,就是属于我们家。”法官从大福的话语中听出来,其实大福并没有“羊圈”属于自己家的证据。
依据现有证据,大福没有权属证明,案件可驳回起诉处理。但,大福家的建房工期越来越近,如果大福和王大伯家的矛盾化解不当,影响工期不说,双方的矛盾会越积越深。法官决定,本着实质化解矛盾纠纷的原则,对该案开展诉前调解。
2
几番奔波“寻病根”
一开始,王大伯及儿子并不搭理法官,总以上山放羊,外出等借口避而不见。
随着法官一次又一次的上门释法说理,哥哥渐渐地说出了自己的心声:“羊圈是我们家一直在使用,也没多大面积,我们可以给他管理使用。只是前几年,我们才用大砖翻新过,拆除的话只要让大福补偿几千元就行了。但是大福太不礼貌,他的做法和态度我们无法接受,怎么说我都是他的哥哥,我父亲也是他的大伯,大福父母过世的早,从小是我们拉扯大的,现在他为了羊圈忘却了我们之间的亲情,到处数落我们的不是,我们觉得很寒心,心里早跟他没有关系了,现在他把我们家告上法庭,我们是坚决不会让他的。”
聊到这,法官心里有了底,原来是“解铃还须系铃人”。法官决定尽快组织双方调解。
3
实质解纷“复亲情”
一大早,法官邀请村干部一同前往调解。
法官:“大福,在你最困难的时候,王大伯一家帮了你,你因羊圈一事,与大伯家闹成这样。你心里会不会很难过?况且这个羊圈由王大伯管理使用40年了,你无凭无据要他还你,你觉得你的要求过不过分?你大伯80多岁,他很在乎亲情,你能不能试着改变你的沟通方式,好好的跟大伯和哥哥商量呢?”
法官调解的三个问题一抛出,大福立马就开了窍,明白了自己的过分和无理让大伯一家“寒心”了。大福希望法官能跟哥哥和大伯作作工作,让大伯家原谅他,和和气气的重新商量这件事。
法官找到哥哥说:“大福毕竟是你们拉扯大的弟弟,他的性格你们还不知道吗?之前闹得不愉快,他很懊悔,他希望你们能够原谅他、包容他。”
在法官的调解下,双方也慢慢打开了自己的心结。
“哥,之前是我情绪激动,说话的方式不对,请你跟大伯原谅,你永远是我哥,大伯永远是我大伯,以后我们要像以前一样和睦相处。”大福主动向王大伯及哥哥道歉。
哥哥:“大福,听了你这个话,我们心里舒服多了,羊圈的事,随时可以坐下来商量。”
随后,双方在村干部的见证下对“羊圈”的使用管理达成了一致。
大福和大伯家握手言和,案件也以大福撤回起诉结案。